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

為什麼蘋果一定要生產智能手錶?

为什么苹果一定要生产智能手表?

  受 SoC 的生产成本下降,以及新解决思路出现的影响,“佩戴式智能设备”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火热,Pebble 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受到人们的关注——轻便小巧,电力长,可以与智能手机相连,显示一些常用的信息,甚至还能支持第三方应用、硬件,拥有一定的拓展能力。——如果苹果真的推出智能手表产品,姑且命名为“iPod watch”吧,那有多好?至少它将是苹果品味、品质的体现,苹果的粉丝一定喜欢。
  连线认为,苹果不是“也许”而是“什么时候”,以及“为何”会制造智能手表。ABI 的调查报告称,到 2017 年“可佩戴式”运动、健身设备的市场规模将高达 9000 万,连线认为苹果不应该错失这块显然正在高歌猛进的新市场。连线还认为,苹果的产品线上需要智能手表这一款产品,公司应该再次进入一个新市场,并进行革新——以前,苹果改变了出版、音乐、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,现在手表领域也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机会。

  我觉得,就目前 iPhone 的屏幕大小不会轻易改变的情况下,苹果打算光靠 iPhone 一种设备继续吸引用户的眼球,实际上很难做到。因此才会有廉价 iPhone 和更大屏幕尺寸 iPhone 的传言出现,也有许多分析师认为如果苹果不再推出更多尺寸的设备,那么很难与 Android 竞争。但苹果是否一定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了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呢?它可以推出更多基于 iOS 的设备,以设备与设备之间,应用与应用之间良好的兼容性,牢牢地将用户困在苹果的生态系统里。

  去年传出了苹果与英特尔联合开发智能手表的谣言,据说拥有一块 1.5 英寸大小的 PMOLED 屏幕——OLED 有两种驱动方式,一种是有源式,当外接电流经过,液晶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,电源停止后,液晶排列方式不发生改变的被称为“有源式”,英文缩写为 AMOLED;另一种是“无源式”,被称为 PMOLED,液晶中电流一旦消失即回复原位,必须再次排列。

  如果苹果打算推出智能手表产品,何以至今都没有动静?在苹果人机交互界面部门工作了 14 年,现在在尼尔森的 Bruce Tognazzini 说:

  苹果不喜欢成为“第一”。它更喜欢令对手犯错,等待技术方面已经成熟,然后拿出彻底解决该问题的产品。

  的确,苹果能够秘密研发平板电脑,然后再秘密研发 iPhone,等待一切要素都齐备之后才出手,毕其功于一役。而在这之前,外界无从想象苹果还会制造手机。这种方式能够让保证苹果所推出的产品拥有较高的品质,也更容易获得品牌声誉。

  回忆一下,苹果也推出过类似于手表的产品。

  把方方正正的 iPod nano 6 套在表带上,它就不是一款音乐播放器,而是可以看时间的手表。与 Nike+ iPod 配套后,它还能计算跑步里程以及卡路里,监控自己的健康计划。此外,在这款手表形态设备上,苹果尝试了相关的人机交互改进。而 Bluetooth 4.0 提供了耗电量极低的连接方式——新标准允许设备有数据传输的情况下才启动,而不像从前,设备连上 Bluetooth 之后,就一直相连。

  从现在看,相关的技术储备已经较为成熟。

  如果未来真的有 iPod watch,它的起点将比较高,支持触摸手势,与 iOS 系统无缝结合,将是最重要的卖点。它能拥有大批第三方应用的支持,而且能一下子出现在苹果上百家 Apple Store 里。此外,苹果的语音听写功能已经十分完备,中英文的识别速度都不错,而且较为精准,应付一般的交流没有问题,因此 iPod watch 不但可以显示应用的通知,还可以用于快捷回复他人的邮件和短信。

  但苹果会采用怎样的解决方案呢?是像 Pebble 这种将所有运算任务交给手机完成的,还是像索尼的 SmartWatch 那般,直接自己成为一个单独的智能设备?前一种方案,解决了电力问题,而后一种则让手表本身拥有更多的功能。

  目前还无从定论——至少,苹果现在还有相当多的现金,可以进行大笔的投入,来研发新设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