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

一個人生活風潮的商機

一個人生活風潮的商機

Marketing for One

就字面上解讀,一個人,確實容易聯想到單身。當然,這裡所謂的單身泛指未婚離異以及喪偶,但如果僅以此做為分類,未免稍嫌狹隘。

 

由於父母忙於工作必須自理生活的鑰匙兒童、膝下無子老是習慣各忙各的頂客族夫妻,甚或是已屆退休年齡且獨身的高齡銀髮族,這些追根究底並非一個人居住的族群,嚴格來說或許不能和單身畫上等號,但卻因為被迫或主動習慣再生活裡長時間一人獨處,很多時候實質上都處於一種「類單身」階段。

 

貴一點不算什麼的新享樂主義

仔細觀察身邊符合單身或類單身形態的家人朋友,這群新崛起的消費族群普遍有著極高的消費自主性,往往寧願花幾倍的價格到咖啡館喝杯不是自己親手泡的咖啡,只求享受到這杯咖啡周邊伴隨的附加享樂價值。

 

另一個最大的共同特徵-便利至上的消費心態,試問當便利商店也開始賣起了一人份的水果,那又何必大費周章跑一趟賣場或傳統超市,只為了買一顆一個人吃不完的大西瓜?就算一盒在高溫殺菌室裡由專人清洗、切片、秤重、貼上印有卡路里標籤的水果售價逼近一顆西瓜,便利在這群人的眼裡,肯定比那顆吃不完的西瓜所帶來的沮喪,要來得重要許多。可以確定的是,一個人的生活時代絕對是當前一塊不容小覷的熱門行銷戰場。

 

點指兵兵的煉金術

這場「一個人的生活時代」行銷戰役之所以會異軍突起,和近年來高燒不退的宅經濟理所當然脫不了關係,有人把這種「人在家中座,萬物皆可買」的購物方式,歸因於網路的普及,不過這項推論事實上卻只對了一半,高齡化與少子化的人口結構也是促成宅經濟形成的主因之一。

 

宅經濟,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家中的經濟,但就時下吹起的一個人風潮來看,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狹義的解釋。宅,這個字源自日文的「御宅」(貴府上),最初是上流接及用以稱呼對方的敬語,八0年代社會評論家中森明夫以這個字眼用來稱呼熱衷動漫、電腦遊戲等小眾、次文化領域的玩家,統稱御宅族。雖說這些狂熱份子的打扮或行為舉止,總給人不善交際溝通、鮮少出門的印象,但日本的民間智庫「野間總和研究院」卻不這麼認為,該機構針對御宅族的消費行為模式歸納整理出3C概念:蒐集(collection)、創造(creativity)、社群(community),倘若將這個概念套用在「一個人」一族上,不難發現,兩者是彼此相通的,同樣透過對喜愛事物的追逐,進而開始創造,產生社群。

 

當一個人獨處的時間變多,發展個人興趣並非只是用來打發時間的休閒活動,反倒更像是一種物競天擇的進化論結果,是取悅自我、添增生活情趣的唯一解答,誠如這個族群宣揚的享樂主義,多花點錢買得到快樂並沒有什麼不好,更別提現在的網路購物發展出的高度便利性,再再都讓這些單身與類單身的一個人族群,心甘情願地待在家裡(或說待在電腦螢幕前),敲敲鍵盤動動滑鼠,掏錢買單。

 

符合御宅族的3C概念,講究便利的宅配到府配送方式,更像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加速這項商機的發展步伐。

 

小空間的大學問

日漸高漲的小資情結同樣也間接助長著這股效應的發酵速度。大學畢業的學子從到外地工作再到實際成家立業,中間有著一段為數不短的時間,在這段人生過渡期內,他們依舊希望能保有個人的空間,以往不受青睞的小而美房型,就在市場上成了最大的受惠者,冒出頭來,有鑑於此,進化後的新型態房產一時間變得炙手可熱起來。

 

以往小坪數的建案由於客戶的接受度較低,加上利潤不高,向來便不是市場上的主打房型,有鑑於市場需求調整,為求順應一個人生活的購屋者需求,原本這類不被叫好的房型也開始有了叫座的包裝手法。

 

既然這群新房客活動區域大多在市中心、收入穩定、對生活品質要求高,地段將會是他們評估購屋與否的首要關鍵。不願把時間與精神耗費在堵塞不變的交通上、具備一定分期付款能力的新興潛力客群,加上先前提及的要求便利性,放眼最近開打的房產戰場,花招盡出。

 

這廂打著捷運共構,那廂推出設計師加持過的摩登設計,大陸甚至還房產商提供包裝修、一條龍式的飯店等級服務(如洗衣、健身、美容等等周遭生活配套服務),喊著只要「拎只包就能搬過來住」的口號吸引買氣,或許你會問:之後結婚成家脫離一個人生活圈子時怎麼辦?但事實是一個人的市場效應只會持續擴散,並不會有消失的一天,轉賣或是租貸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解決之道,換言之,也可將其看作是一項熱門的投資標的物。

 

眾樂樂不如獨樂樂的「一人樣」美學

在凡事講究精緻化的日本,有個專門替一個人的生活時代量身訂做的名詞:「一人樣」,這是日本作家岩下久美子提倡的一種新生活態度。她認為不僅單身者,有固定交往對象、已婚者也都應該要不時確立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,尤其是女人,和家人、情人、友人相處的時間固然重要,但一個人獨處的時刻也要過得很精采充實才對。簡單說,所謂的「一人樣」就是獨處的美學,這個觀念再近幾年的日本逐漸蔚為一股風潮。

 

全台每天有近四百萬人次上門消費的便利商店,早已體認到「一人樣」的重要性,從切片水果盒到零售水果、散裝沙拉到冷凍食品,不久前更將零食變成小包裝隨手包;速食業者也摩拳擦掌試圖佔領這群「餐飲新貴」的目光,例如:將多人同樂的大尺寸Pizza,改成眾樂樂不如獨樂樂的小尺寸。說穿了,一人樣即是提供更多選擇給消費者選購而已,但不得不承認在一個人的生活時代正流行的此時,這就是一種體恤民情、又能拉攏消費者的行銷術。

 

一個人出門旅遊非難事

作為一人樣效應的領頭羊,在日本,一如踩著飛快腳步發展的次文化,這份只限一人用的生活美學也蔓延到食品、生活用品以外的領域。

 

在日本,曾經不歡迎一人旅客投宿的溫泉旅館,拒絕預約受理或以兩人入住費用收費的情況時常可見,這項看似不人道的奇景在近十年內態度有了大轉變,起因來自於他們留意到這群隻身一人的旅客,有錢也有閑、不喜歡一窩蜂地選擇在假日出遊,反而會刻意挑選平日或旅遊淡季旅行,這種消費習性正好能解決因淡旺季造成的收支不平衡的狀態,為此更有不少旅館特意將一個人也能安心投宿的特點突顯出來,推出平日優惠價格的也大有人在。

 

對於習慣一個人生活的人們而言,旅遊不會只是單純的造訪參觀以及吃喝玩樂之旅,基本上還會參雜些尋找人生意義的目的。有人選擇在旅程裡充電學習技能,有人喜歡背著背包當個愛冒險的背包客,不管是哪種旅程,與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相識,是旅程裡必然會發生的環節。

 

花錢買認識另外一個人的機會

婚活,結婚活動的縮寫,也能被解釋成為了結婚所做的一切活動。講白點就是參加任何可以認識異性進而戀愛的活動,又稱作婚戀,傳統婚友社、相親、聯誼、交友網站、婚戀網站都算得上是婚活。


主攻網路交友的網站愛情公寓就曾與房仲業者合作,讓網友從虛擬同居進一步到實體世界裡同居;日本餐廳業者聯手設計的街頭聯誼派對,把平日下午的冷門時段逆向思考變成單身者的速配時段,每位參加者必須先繳交會費並且找到單身的同性友人參加,在限定三個小時半的時間內,可於13家餐廳盡情用餐以及認識其他參加者,唯一的嚴格規定是每間餐廳的速配時間都以30分鐘為限,藉此讓參加者能達到認識更多人的權益。

 

節日是商人包裝炒作出來的商機,在單身者身上亦是如此。在日本每年的214日情人節,女性單身者可在這天選擇送巧克力向心儀的對象告白,而一個月過後的314日(白色情人節),收到巧克力的一方必須在這天回禮告知心意,這項1977年由福岡市的甜點製造商石村萬盛堂有意發起的促銷手法,時至今日,卻一舉翻身變成無窮的商機。

 

寵物經濟夯!!

數年前便有報導高聲疾呼寵物時代的來臨,並未飼養寵物的飼主作了分類:未婚或離婚的單身族、已婚無子的頂客族、年齡已屆退休的夕陽族、容易轉移興趣的稚童族。除了前者歸屬於單身領域外,後三者都隸屬於類單身範圍,四者都符合一個人生活的條件。

 

這些人飼養寵物的理由各不相同,但最大的共通點就是能從寵物的身上,感受忠誠與慰藉,試想當你在外工作一整天,回到家後有隻不斷搖著尾巴的狗或無敵可愛的貓,不知不覺間那些堆積在內心的不滿與壞心情,瞬間全被拋在腦外,他們的善解人意就像稱職的另一半,他們的拗脾氣就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。

 

「人格化」是寵物市場的最高宗旨,這點從市面上的寵物飼料幾乎都更名為寵物食品,不難看出端倪,大堆頭推出的產品和周邊服務,只為求襯托出在飼主眼裡,身為家中寵兒的寵物該有的尊貴地位與奢華享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